现在都在讲“互联网+”,互联网如何跟传统企业发生关系?软一点的说法是合作、共生、结合,我喜欢用更加激烈点的词——颠覆、肢解。用这么恐怖的词,是希望引起大家的警觉。很多传统企业的人还在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工具,其实已经不是了,互联网在这个过程里,将大规模地、很深层地重组整个产业和每一个行业。
比如打车,本是很不起眼的行业,突然互联网进来了,就把整个行业颠覆掉了,和原来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互联网对产业的“海啸”,我们现在看到的,包括滴滴这些案例,只是前面的小序曲,后面是暴风骤雨、海啸式的浪潮一个接一个的冲击,几乎没有一个行业能够躲开。
哪些行业会最先被颠覆?
哪些行业会最先被颠覆呢?很难说具体哪个先到,但是金融、教育、医疗等需求量非常大的、非常刚需的,而行业本身的效率由于各种原因很低的行业,会首当其冲。在互联网的冲击下,它们是最没有力量去阻挡的,在这种环节一夜间的颠覆都有可能。
当然由于垄断,由于各种各样体制上的原因的保护,会让它们挣扎一段时间,但我觉得任何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国家和产业付出更大的代价——本来你是有机会可以跳跃式地发展的,本来和国际水平只差五百米,借助互联网可以跳到前面去,我就不让你来,我用国家保护、政策保护等各种各样的规定来保护,等最后终于发现要改变的时候,已经相隔很远很远了。
这次从总理到很多部门都在谈,包括深圳市、上海市的市长都在讲,要支持互联网带来的这些产业的跳跃式发展,这样的结果会使我们真正抓住这样的机会,让中国从落后,从只会做低价值的制造业真正跳跃到国际比较先进的层面上。
最好是自己革自己的命
对于现在还在传统行业里,以非常传统的方式工作的从业者该怎么样拥抱互联网?
其实最好是自己出来革自己的命,因为在这些行业里,他们最知道这个行业的弊病在哪儿,为什么效率这么低,加上他们的专业判断能力,所以只有他们才懂得怎么去颠覆。
这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很好的机会,而不只是灾难,越自己主动做,自身获益的机会越大。
现在究竟有没有泡沫?
聊回创业者和投资圈,现在究竟有没有泡沫呢?
美国国会把格林斯潘叫去问有没有泡沫,他的原话是,“有,也没有”。他说对于很多企业来讲,这个大浪他们一定会死掉,但如果他能脱颖而出,现在的市值一点都不高。
同样的道理,如果你今天投资的是中奖的那个,一点都不高,因为奖金池已经很高。阿里已经奖了很多,奖金池和那个时候相比是上百倍的增长,如果真的是中奖的那个大家一定会买。
不过大家的判断力也会越来越强,不会再像以前一样,看见和O2O沾边的就冲上去,现在大家越来越知道不是那么回事。
怎样找到中奖者?
作为投资者,要怎么样找到那个中奖者?在投资领域一贯是以不变应万变,因为企业的成功元素是一样的,从团队到商业模式到竞争对手到产品等,在任何投资里这些元素是不变的,只是你能不能确认,它是不是可以持续的。要找到这种企业既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艺术,也是跟你在这个行业浸泡多长时间有关系。
做早期投资很难给他定量化,投资并不在于你多买而增加中奖概率,而要看你的成功率。后续拿到B轮、C轮的比例的高低,才是真正衡量一个基金、一个团队、一个投资人眼光的合理指标。
还有哪些大家没注意到的机会?
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样的机会是媒体和大众没有关注到的呢?
仔细看金融领域,虽然前段时间大家因为互联网P2P的问题而对这个感到害怕了,而实际上这轮的冲击刚刚开始,互联网金融下一阶段将有更深的进入。但是这种进入和滴滴打车不一样,因为打车行业的阻力小一点,行业壁垒小一点,而银行业就不一样,很多做金融的越来越意识到互联网对他们未来的重要性,所以也开始拥抱。某种程度上来讲,这些方面的机会会迅速出现。
还有我刚才讲到的包括像医疗领域、教育领域都会出现这一类的东西,这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点。另外,很多人觉得电商已经没得玩了,我觉得不是这样,电商马上要进入下一轮,跟社交、朋友圈结合,形成一些新的、更深层次、效率更高的电子商务平台。
看过本文的访客还看过下面的文章:
上一篇:千万富翁密不外传的10种思维方式
下一篇:创新需要掌握产品各个生命周期的特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