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事是一个整体,一个系统,是任何组织谋篇布局的基本原则。 “五事”不是形势所迫时才考虑的事情,而是需要预先谋划,提前准备。这种预谋是整体布局,系统决策,而非简单的做做准备工作。如何做好整体布局和系统决策呢?
“道者,令民与上同意也,故可以与之生,可以与之死,而不畏危也。天者,阴阳、寒暑、时制也。地者,高下、远近、险易、广狭、死生也。将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也。法者,曲制、官道、主用也。凡此五者,将莫不闻,知之者胜,不知者不胜。”
孙子说,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取决于“五事”,所以,一定要慎重做好事关全局的每一项。
道——政治上要取得民众的认同和拥护 ;天——掌握天时气候方能正确地调兵遣将;地——懂得地形地势对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;将——将帅要有过硬的素质才能打胜仗;法——军队要有完善的法规、制度以及可靠的物资保障。孙子认为,以上五个方面,也就是五个基本原则,作为带兵打仗的将帅不能不知道,但是,只有真正懂得其战略意义并认真落实的才能取胜,否则就会失败。
孙子慎战,从“五事”系统思考、系统建设,环环紧扣,疏而不漏,所以对战争才有把握,才能立于不败。孙子深知,在这个系统中,任何一项疏忽或不到位都有可能导致失败。所以,将帅对“五事”必须读懂弄透,理解到位。
首先是道。道即道义,是君主的政治主张。这里所说的道义,就是使民众与君主能够同心同德,保持一致,做到全国上下、全军上下可以同生同死,而不惧怕危险。试想,这样的国家、军队谁能战胜呢?显然,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,它是国家统治的大政方针,“道”,直指人心,因而决定了人心的向背问题。
自古以来,凡是有作为的君主和统治者都懂得民心的重要性,唐太宗李世民在经历半世的统治之后,得出“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”的至理名言。孟子说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,其实是在提醒和告诫统治者,一个国家统治的成败,天时和地利固然重要,最重要的是人和,即统治者对民众的态度和实行的统治政策是否深得人心。只有统治者施行的“道”符合民心,满足民意,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,这样国家才能稳固和长治久安。所以,得人心者得天下。
第二是天。天即天时气候。古代是冷兵器时代,武器装备水平低,没有高科技的武器可以远程攻击,作战能力受到限制,天气因素对战争的影响非常大。所以,白天与夜晚、冬季与夏季对打仗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,如冬天士兵不能露营、不能凫水作战。四季的变化对用兵打仗肯定有影响,古代喜欢用火攻战术,如果不懂气象变化(如风向、风力等)则很难取胜。因此,学会根据天时安排各种战斗,是将帅的一门必修课。
第三是地。地即地形地势,即战场地势的高低,路程的远近,地势的险易,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。生地即通道,打败了可以撤退、逃跑,而死地是绝境,一旦失败就会走投无路,甚至全军覆没。在冷兵器时代,地形地势对用兵十分重要,占据险要的位置,可以做到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。所以,将帅必须学习地理知识,研究并掌握地形地势,否则也无法保证打胜仗。
第四是将。将即将帅,这里主要是指将帅的素质和能力。什么样的人才能带兵打仗、打胜仗呢?要求必须具备五种素质——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。即智谋才能、赏罚有信、关爱士兵、果断勇敢、严于律己,五德兼备,乃为将之道。纵观古今中外历史,无数军事史实证明:将帅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。不管君主的政治主张如何深得人心,也不管战争的哪一方如何占天时得地利,如果将帅素质和能力低下,那是无论如何也打不了胜仗的。所以,要想保证国家的安定和战争的胜利,主将一定要五德兼备。
第五是法。法即法规,也就是军队组织的编制,将吏职责的划分,军需物资的供给、保障等制度和规定。任何一个组织没有完善的组织设计和制度保障,那是无法成长壮大的,更不要说浴血奋战的军队了。
综上所述,“五事”是一个全面的系统,它构成了孙子独特的战略决策思想,为军队指挥、组织建设提供了无与伦比的“食粮”,难怪乎当年在孙子和伍子胥的辅佐下,原本弱小的吴国居然能够打败强大的楚国,进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。
看过本文的访客还看过下面的文章:
上一篇:企业要想发展才能长远 需要这样建班子
下一篇:企业管理难,难在哪里?